- 注册时间
- 2011-6-14
- 最后登录
- 2015-10-12
- 阅读权限
- 50
- 积分
- 516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215

classn_11
|
发表于 2015-9-23 10:58:14
|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gwg2222 于 2015-9-23 11:06 编辑
宣说正法正见时,我见我执还是否存在?如果存在,表现为什么?
这得要从什么是末那识的遍计所执性讲起。
第七识,也叫做末那识。在梵语中,末那,就是我。所以,第七识,应该叫做“我识”。这个“我识”的根本特点,是“遍计所执”。遍,就是到处,一切;计,就是计度,计量,算计,揣测,分别;所,就是所见闻觉知的一切内容,所与能想对,比如所见与能见相对;执,就是执着,执取,把持,拧巴。把这几个字连起来,就是“我识”,是把一切能够见闻觉知到的对象和内容,执持执取为“我”。
那么宣说正法正见时,我见我执在不在?在!表现为什么?表现为:“我”“认为”我所说的是“真实的”、“正确的”“真理”。——这件事很恐怖哦!如果一个人,他去学习导师正法正见,然后他一直会认为这个正法、正见,真的好呀!我真的很喜欢呀!我终于学到了正法、树立了正见呀!这个宝贝可不能被别人批评、糟蹋了呀!然后呢?他一直真的认为他学到了真正的正法正见,然后他就一直这样子认为下去……然后呢?他说,你们都要断我见呀!快点断哈,快来学导师正法正见,就像我这样!我个人认为,这个人,他,他,他,……真的很麻烦很麻烦了……因为,他把这个正法宣讲,当做了“我”!
那么如何在宣说正见正法时,断除我见我执?那就是如金刚经所说,以三轮体空的方式,去对待自己宣讲正法正见给人:没有一个人叫做我,没有一个行为叫做弘法宣讲,没有一个法叫做正法正见,没有一个对象叫做受众听法。所以,正确的弘扬正法时的心态,应该是这种三轮体空,离悲离喜,既非慈悲心,也非欢喜心。如是讲法,是名断我见而弘法。
有人说,导师是开悟的大菩萨,他当然不会落在欢喜心和慈悲心这种世俗感知识觉之上呀!那就对了。导师这里所讲的欢喜心,只是对世俗大众未达明心的人讲的世俗法,不是真正的佛菩萨所弘法时的真实心行。真实的心行,必须是在一切处,都断除我见我执,哪怕在弘扬正法时,也当如此。 |
|
|
|
|
|